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十六章

说习武

前文咱们说到了,关于那四个绑匪的处置一家人给出了议定结果,那就是低调处理,保外就医外加招安。可以说这次如果整个计划行的通,那么这些绑匪就真的赔了夫人又折兵,当然这夫人和兵,洪桥太郎本来就没有了,算是整个自由都得卖到杨石磊手上去。

好了,咱们书归正传,前边说到了杨修他们决定由杨石磊去跟洪桥太郎交流,去招安这个并不是很称职的绑匪。

大家议定之后,又谈了一些这个洪桥太郎,商量好事情之后就都去休息了,毕竟马上就要十二点了,这个时间在还没有网络的年代,没有那么多的酒吧夜总会的年代,大部分人都已经在床上睡眠了。

至于整个计划的实施,却还要过一段时间,毕竟马上就给徐副市长回话,这显得太没诚意了,也会引起他的疑心。所以总是要等上几天再给他回话的,而这段时间,杨石磊和牛忠一起去找了洪桥太郎。

整个计划都很顺利,洪桥太郎也很合作,绑架这样的罪名虽然未遂,但是即便是轻判十年的有期徒刑是最少的了,而且他的年纪,十年之后出来怎么安身立命都是个问题了!所以,在他这边,杨石磊根本就没有受到什么阻力,一次见面就搞定了。

五天后,牛忠答应了徐副市长的要求,没有将案件进一步扩大,下达了封口令,所有接触过这四个鬼子的人都被明确告知不得透露这批人是日本人的消息。一切也算是有了顺利的解决。而洪桥太郎和他的三个保镖,也被杨石磊以保外就医的方式保释了出来。

这整个事件也算是圆满解决,而官场里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这放人是徐副市长的要求,而牛忠牛局长则是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政绩,杨石磊杨总则是深明大义。而和日资的谈判也很顺利,日本方面给的条件也基本上都在大家的底线之上。大家基本上都快快乐乐的过了个好年。

九零年就在喧闹的春晚和《难忘今宵》中过去了。要说九零年最大的事情就是柏林墙被推倒,分裂了四十五年的德国统一。这也预示着不平静的九一年的到来。

回来说杨修,现在杨修的小日子过的很滋润,除了练琴基本上就是在看书,过着吃饱了睡,睡饱了吃的日子。而幼儿园,说实话本来九零年的时候是要这孩子去的,可是由于这孩子实在没有必要去上,再加上杨修自己死命的争取才幸免于难,毕竟咱们想想,要是让杨修去跟一群小屁孩儿一起玩玩具,这多少有些尴尬,一个是他根本就不喜欢玩儿那些玩具,再一个去了幼儿园,这就没什么自由了,什么时候要睡觉,什么时候一起玩儿游戏,想一想就很难堪,所以对于杨修来说打死不去。

最后杨修没有去上幼儿园,这算是一个喜讯,但是刚过了年,就有了一个噩耗,那就是他要跟她姐姐一起去上小学的命运还是没有改变。上一辈子的时候是因为,家里太忙了没有办法来照顾他,而这一辈子则是因为他太聪明了,自然不需要去上幼儿园,那幼儿园不上就只能去上小学了。这时候杨石磊家里倒不是很忙,杨秘书——杨诗韵,在当了几个月的秘书之后就不干了,太无聊了,就回家歇着了,第二秘书终于是转了正。杨诗韵整天在家里,照顾俩孩子绝对的能照顾过来,可是一起送去上学能互相帮衬着点儿,这无疑更有吸引力,而且自己儿子这么聪明,也不怕有人欺负他,再说了还有一个牛小龙在,谁欺负谁还不一定呢!

其实对于上学,杨修倒是不算是很排斥,毕竟人是社会动物,这个上学是一个扩展交际,交朋友的过程,即便是在学校里不可能学到什么东西,但是这个朋友却还是要交的,以前的那些朋友当然是要找回来的,杨修后来很多很不错的朋友都是上学的时候交到的。

所以,这个要和自己的姐姐一起去上小学,虽然是噩耗,但是怎么着都比上幼儿园来的强,幼儿园里,你去找朋友,那叫扯淡!

杨修抓住这最后的半年时间使劲的啃书,真说的上是在使劲的啃书,能自由自在的啃书的日子一天一天的减少,最后到一九九一年九月一日正式过去了。这一天,杨石磊和杨诗韵将小姐弟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送去了学校。

由于杨修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所以这上学还是托了关系才能去的,好在杨石磊也算是市里出了名的企业家,所以也没有什么刁难之类的,一切办的也挺顺利。

这天一早,杨石磊就开着车,带着俩小姐弟去了学校,在学校门口,那真的是蔚然壮观,慢慢的都是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第一天孩子来上学基本上都是全家出动,毕竟到了这个时候家里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这送孩子来上学,幼儿园还好说,基本上就一天就几个小时,这来上小学可就不一样了,早上八点半上课,一直到十一点半(记忆九零年代早期是这样,书生也不是很确定了,时间太久了,一些东西总是会忘却的。),而下午一点半或者两点到小屋五点,这段时间就都在学校里。小学可以说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时代。

小姐弟俩到了学校之后就被安排在了一个班,自然牛小龙同学也在这个班级里边。这和杨修记忆中的情形是一样的。只是当时的时候,小杨修是被欺负的对象,而牛小龙则是一个欺负人的角色,每次小杨修被欺负了都是牛小龙同学帮着找回场子的。

就这样,小杨修的小学时代就开始了,算是迈出了家门。

不过作为班级里个子最小的学生,这个是自然的,谁让他年纪最小,身体完全没有发育出来,这个时候上学,知道上学是个什么样子都已经不错了,别忘了,这过了年他才算六岁(虚岁),如果算周岁他没过八月初八那个倒霉日子也才五岁。

个子最小,在低年级的时候受欺负这是自然的事情,这不才入学没几天就有人欺负到他头上来了,不过君子善假于物也,杨修是个子比他们小,可是杨修有个个子大的牛小龙在,结果一帮孩子就都被请进了办公室,第一次在办公室里被批,当然相信这也不是最后一次,有一个容易被当成欺负对象的杨修在,这样的架总是少不得要打的。

回家后杨修就开始反省了,这要不受欺负,老是靠小龙来帮忙也不是办法,而且小孩子,别拿什么阴谋诡计去对他们,比如没人分割棒棒糖啥的,这不是他杨修的作风。

都说君子有六艺,其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都是读书人必备的技艺,先不说春秋的时候,就到后来唐宋时期,佩剑击缶高歌,御马纵横六合,也是君子的象征。那个时候并不存在什么文弱书生这一说法,文弱的不一定是书生,魁梧的不一定是武夫。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所以在杨家的传家过程中,这六艺也是完完整整的保留了下来,琴棋书画,那是陶冶情操的东西,也叫左道,而正道德六艺,指的就是这礼乐射御书数。一般到了孩子八岁的时候就要开始接触武艺了,这其中并不管男女。这里就不详细讲六艺都是什么含义了,大家自己可以去查找。这君子六艺流传下来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山村的读书人并不是那种为了功名利禄的读书人,他们更多的还是要回归田园,还要耕作,一个强健的体魄是必不可少的。

这六艺里边,射和御都需要武艺基础。比如说这射里边的井仪就要做到四失连贯,这没一定的武艺基础是不可能的,御就更不用说了,一般人能坐上马背就已经算不错了。

回来说杨修,虽然杨修以前也动过学武的念头——刚重生的时候他想过,但是这种想法却被他抛却了,毕竟一个武夫虽然能让人血溅五步,却无法改变太多。三国吕布,算是身为人杰,武艺高强无人可及,最后还不是被擒而亡,再说军神关羽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最后还不是命丧军阵?可是现在杨修却又兴起了学武的念头,而且很炙热。

这完全是因为这两天他思考的结果,不只因为刚刚受了欺负。这年头,还是有很多地方道理并讲不通,先不说这点,一些突发情况就应付不过来,或许这也是古时候要求君子习六艺的主要原因吧!所以这个武艺是一定要学的。

既然决定了,杨修也不磨蹭,直接就去找了杨石磊,要求学武。这山村里出来的人,武艺傍身是必须的。杨石磊作为传承之家的家长,这一身武艺却也是相当了得的。有他来教导相信杨修再碰上一般的挑衅,也可以从容的应付了。

正所谓,文以兴国,武以安邦,这文武并济才是君子之道。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十六章 说习武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